以前的日系车有多高傲,如今就有多落魄。
近日,“三菱汽车停止在中国当地的新车生产”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,三菱方面表示,负责中国业务的合资公司广汽三菱,第一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8%,降至3969辆。
虽然三菱已经明确,预计6月会重启新车生产,但仍有不少人把这事与此前“某日系品牌将退市”的爆料联系起来,认为日子越过越差的三菱,撑不了多久。
(资料图)
然而,日系阵营里过得不好的只有三菱吗?
落魄的不只有三菱
三菱暂时停产一事,其实早有预兆。2020-2022年,广汽三菱销量从7.5万辆下降至3.36万辆,要知道在2018年的时候,其销量还有14.4万辆。
按广汽三菱一季度的表现,今年的销量大概率达不到3万辆,下坡的趋势还在继续。但这样的烦恼,同样困扰着其他日系车企。
首先是本田,去年一季度,本田在华销量还有35.38万辆,而到了今年一季度,这个数字缩减为22.04万辆,其中新能源车型仅为4.98万辆。
本田的“中年危机”在于,在喊出电动化的口号几年之后,仍没有拿得出手的电动车,这个号称最懂国人的日系品牌,始终找不到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节奏。
近日,本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Toshihiro Mibe承认本田此前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落后,并表示“事情的发展比我们预期的要快”。
为此,本田打算疯狂“补课”,除了亮相上海车展的三款纯电动车原型车之外,本田还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,积极拥抱趋势。
与本田的觉悟相比,高傲的丰田依旧有些“执迷不悟”。就在几日前,丰田新任社长佐藤恒治还表示:“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,不会一举将重心转移到纯电动汽车上。”
在电动化战略上,丰田一直飘忽不定,前任掌门人丰田章男还屡次炮轰电动车。在“不太情愿”的背景下,丰田造出来的电动车bZ4X和bZ3,放在百花齐放的国内市场后犹如石沉大海。
去年的数据其实也为丰田敲响了警钟,2022年丰田在华销量较2021年减少了0.2%,这是10年来丰田在中国市场首次下跌。
与本田相似的是,丰田也加入了“补习班”,佐藤恒治要在3年内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,还要在2026年实现150万辆的销量目标。
最后是日产,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东风日产零售销量为89.79万辆,同比下降20.9%,是几家日系合资车企中降幅最明显的。
在电动车领域,日产其实是妥妥的前辈,因为日产Leaf早就享誉全球了。只可惜,主打安全的日产ARIYA并未延续前辈的销量神话,平均每月几百台的销量着实令人担忧。
好在日产还有e-Power车型救场,但在这段“缓冲期”过去之后,日产仍需独自面对如何打造电动车爆款的难题,毕竟隔壁的“两田”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。
至于处境更惨的马自达、斯巴鲁,包括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讴歌,这里就不多描述了。
可以发现,日系车企的共同危机在于:一边是原有的燃油车市场被侵蚀,另一边是新能源车型还没成为增长端,处在一个尴尬的“青黄不接”时期。
日系车跌落神坛,其深层次原因是此前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,正被新能源车逐项瓦解。
比如日系车引以为傲的燃油经济性(用车成本)。一些日系燃油A级家轿可以做到6L/100km的油耗或者更低,但在不讲武德的新能源车面前,这油耗成本完全没有优势。
像比亚迪秦PLUS DM-i这类插混家轿,综合续航在1000km以上,几乎是油车的2倍,放在SUV、MPV车型上也类似,而如果是纯电车型,那么用车成本就更低了。
又比如日系车主时常挂在嘴边的可靠性,燃油车时代,日系车的“三大件”确实省心可靠,在这点上国产车也吃过不少亏。
但现在呢?随着“三电”登堂入室,原先处于C位的发动机,要么成了辅助,如作为增程器发电,要么直接被取消,随之被砍掉的,正是日系车曾经的可靠性优势。
再比如日系车的保值率优势。保值率受挺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新车价格、车型保有量、品牌认可度、车型产品力等。
但这些影响保值率的因素,大部分都在发生着改变。以新车价格为例,在新能源车的搅动下,就连丰田、本田车型也要降价促销,试问在二手车市场,这些车型的价格如何能坚挺得起来?
典型的例子就是雷克萨斯,大家一定没忘记当初雷车的加价潮,但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下,雷车销量下滑,如今也有了终端优惠,其保值率受到了间接影响。
最后,新时代消费者往往更关注体验,如驾驶体验、智能化体验、适用性体验等,相反,原先“一台车能不能开十年”的衡量标准成为了过去式。
日系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
短短几年,恍若隔世。
从当初的加价提车、一车难求,到如今的销量下滑、被逼停产甚至退出中国市场,我们见证了日系车在燃油时代的辉煌,也目睹了它们在新能源时代的狼狈。
一阵唏嘘过后,缸哥又觉得日系车企的现状是它们咎由自取。
在燃油车的辉煌里,而是拿出一半的精力去研发新能源车,那么起码不会是现在这样。
可现实却是,当国内造车新势力已经在玩命死磕“智能化”时,日系车企却还在告诉消费者,我在XX年之前要推出XX款电动车,停留在比较初级的电动化阶段。
正所谓一步慢、步步慢。大家可以记住现在的XNGP、ADS 2.0、AD Max 3.0等等,看到时候日系车企能拿出什么,看看它们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,自动辅助驾驶是什么水平,智能座舱又是什么水平。
最后,日系新能源车会不会崛起还是个未知数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们“躺着”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以前的日系车有多高傲,如今就有多落魄。
近日,“三菱汽车停止在中国当地的新车生产”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,三菱方面表示,负责中国业务的合资公司广汽三菱,第一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8%,降至3969辆。
虽然三菱已经明确,预计6月会重启新车生产,但仍有不少人把这事与此前“某日系品牌将退市”的爆料联系起来,认为日子越过越差的三菱,撑不了多久。
然而,日系阵营里过得不好的只有三菱吗?
落魄的不只有三菱
三菱暂时停产一事,其实早有预兆。2020-2022年,广汽三菱销量从7.5万辆下降至3.36万辆,要知道在2018年的时候,其销量还有14.4万辆。
按广汽三菱一季度的表现,今年的销量大概率达不到3万辆,下坡的趋势还在继续。但这样的烦恼,同样困扰着其他日系车企。
首先是本田,去年一季度,本田在华销量还有35.38万辆,而到了今年一季度,这个数字缩减为22.04万辆,其中新能源车型仅为4.98万辆。
本田的“中年危机”在于,在喊出电动化的口号几年之后,仍没有拿得出手的电动车,这个号称最懂国人的日系品牌,始终找不到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节奏。
近日,本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Toshihiro Mibe承认本田此前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落后,并表示“事情的发展比我们预期的要快”。
为此,本田打算疯狂“补课”,除了亮相上海车展的三款纯电动车原型车之外,本田还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,积极拥抱趋势。
与本田的觉悟相比,高傲的丰田依旧有些“执迷不悟”。就在几日前,丰田新任社长佐藤恒治还表示:“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,不会一举将重心转移到纯电动汽车上。”
在电动化战略上,丰田一直飘忽不定,前任掌门人丰田章男还屡次炮轰电动车。在“不太情愿”的背景下,丰田造出来的电动车bZ4X和bZ3,放在百花齐放的国内市场后犹如石沉大海。
去年的数据其实也为丰田敲响了警钟,2022年丰田在华销量较2021年减少了0.2%,这是10年来丰田在中国市场首次下跌。
与本田相似的是,丰田也加入了“补习班”,佐藤恒治要在3年内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,还要在2026年实现150万辆的销量目标。
最后是日产,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东风日产零售销量为89.79万辆,同比下降20.9%,是几家日系合资车企中降幅最明显的。
在电动车领域,日产其实是妥妥的前辈,因为日产Leaf早就享誉全球了。只可惜,主打安全的日产ARIYA并未延续前辈的销量神话,平均每月几百台的销量着实令人担忧。
好在日产还有e-Power车型救场,但在这段“缓冲期”过去之后,日产仍需独自面对如何打造电动车爆款的难题,毕竟隔壁的“两田”并无成功经验可供借鉴。
至于处境更惨的马自达、斯巴鲁,包括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讴歌,这里就不多描述了。
可以发现,日系车企的共同危机在于:一边是原有的燃油车市场被侵蚀,另一边是新能源车型还没成为增长端,处在一个尴尬的“青黄不接”时期。
日系车跌落神坛,其深层次原因是此前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,正被新能源车逐项瓦解。
比如日系车引以为傲的燃油经济性(用车成本)。一些日系燃油A级家轿可以做到6L/100km的油耗或者更低,但在不讲武德的新能源车面前,这油耗成本完全没有优势。
像比亚迪秦PLUS DM-i这类插混家轿,综合续航在1000km以上,几乎是油车的2倍,放在SUV、MPV车型上也类似,而如果是纯电车型,那么用车成本就更低了。
又比如日系车主时常挂在嘴边的可靠性,燃油车时代,日系车的“三大件”确实省心可靠,在这点上国产车也吃过不少亏。
但现在呢?随着“三电”登堂入室,原先处于C位的发动机,要么成了辅助,如作为增程器发电,要么直接被取消,随之被砍掉的,正是日系车曾经的可靠性优势。
再比如日系车的保值率优势。保值率受挺多因素的影响,比如新车价格、车型保有量、品牌认可度、车型产品力等。
但这些影响保值率的因素,大部分都在发生着改变。以新车价格为例,在新能源车的搅动下,就连丰田、本田车型也要降价促销,试问在二手车市场,这些车型的价格如何能坚挺得起来?
典型的例子就是雷克萨斯,大家一定没忘记当初雷车的加价潮,但在内卷的市场环境下,雷车销量下滑,如今也有了终端优惠,其保值率受到了间接影响。
最后,新时代消费者往往更关注体验,如驾驶体验、智能化体验、适用性体验等,相反,原先“一台车能不能开十年”的衡量标准成为了过去式。
日系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
短短几年,恍若隔世。
从当初的加价提车、一车难求,到如今的销量下滑、被逼停产甚至退出中国市场,我们见证了日系车在燃油时代的辉煌,也目睹了它们在新能源时代的狼狈。
一阵唏嘘过后,缸哥又觉得日系车企的现状是它们咎由自取。
在燃油车的辉煌里,而是拿出一半的精力去研发新能源车,那么起码不会是现在这样。
可现实却是,当国内造车新势力已经在玩命死磕“智能化”时,日系车企却还在告诉消费者,我在XX年之前要推出XX款电动车,停留在比较初级的电动化阶段。
正所谓一步慢、步步慢。大家可以记住现在的XNGP、ADS 2.0、AD Max 3.0等等,看到时候日系车企能拿出什么,看看它们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,自动辅助驾驶是什么水平,智能座舱又是什么水平。
最后,日系新能源车会不会崛起还是个未知数,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们“躺着”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